武林风网
标题:
《星光耀东方》专访王小川 缩影中国互联网"史记"
[打印本页]
作者:
于仁师表
时间:
2013-3-25 21:03
标题:
《星光耀东方》专访王小川 缩影中国互联网"史记"
本周六(12月8日)17点,搜狗CEO王小川将作客东方卫视大型人物专题系列节目奥迪英杰汇《星光耀东方》。作为中国互联网届的代表人物之一,王小川的故事就像是中国互联网“史记”的一个缩影,他从大学兼职与商业网站第一次亲密接触,到而立之后自立门户成为中国互联网排名前4的网络旗舰,其中的拼搏故事耐人寻味,而伴随着他巨大成功的,是王小川始终不变的对自己“原点”的认知。 由一汽-大众奥迪与行智传播共同制作的奥迪英杰汇《星光耀东方》,始终希望以“纪录+讲述”的方式解读中国的当代精英阶层。作为中国互联网届的典范人物,王小川的个人成长经历中,始终伴随着中国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的机遇与无限挑战。节目中,王小川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在母校第一次见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时的情景,也正是比尔盖茨对清华大学的这一次访问,点燃了王小川心中的梦想。他回忆到:“微软来的时候,好几盏大的投影灯,打在(清华)大礼堂的顶上,上面有微软的旗帜在转,当时的气场,就把人们给震住了。我就想,以后有一天,我也把自己的旗帜打上去。所以我觉得这样一个环境,能够让你更领先的与事物接触,这就是所谓的影响。” 2003年,王小川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正式加入了张朝阳的搜狐公司。而这时的中国互联网行业也处于残酷激烈的竞争之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一个崭新的名词之上 搜索引擎。在激烈的竞争中,王小川领悟到了产品特质的重要性。决定胜负的关键不仅仅在于你做了什么,更关键的是你比别人多做了什么。2005年一位网友的邮件中,提出把搜索引擎默认的拼音提示,纳入到计算机的字库中的想法,正是这个邮件改变了王小川之后的战局。这封多次发给百度的建议信最终只收到过一封例行回复。但当它出现在搜狐的来稿信息之后,却引起了公司的重视。王小川欣然接受了这个陌生人的建议,他把研发搜狗搜索引擎的经验,用到输入法的改进当中。于是曾经挥洒的艰辛汗水,却在另一个领域内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但即便是搜狗输入法成功拥有了三亿多用户之后,搜索引擎这个产品的困难依然摆在王小川面前,为了进一步激活搜索引擎和输入法,他认为做自己的浏览器是当务之急,为此他曾和张朝阳产生过巨大分歧,如今回想那段岁月都颇感戏剧化。2008年12月20日,冬至之夜,当人们沉浸在合家团圆的节日气氛中的时候,王小川和他的团队终于完成了搜狗浏览器的研发工作。想起当时的境遇,王小川戏称就像是不受宠的妃子生孩子 “我们的位置在一个偏远的、有点破的房子里面。后来我们讲就像妃子生孩子一样,不是在皇宫里面生的,而是在一个破旧的庙里面,把它生出来。”但是,作为当时国内最早发布的双核浏览器,搜狗浏览器在保证良好兼容性的同时,极大提升了网页的浏览速度,从而也促使它的用户量迅速攀升,最终为王小川稳固了搜狗的商业版图。 即便这一切都已发生,时至今日的王小川依然只是一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他的生活和他的事业,始终没有离开北京一个叫“五道口”的地方。而这里也被搜狗员工戏称为他们的宇宙中心。面对《星光耀东方》的镜头,王小川说:“我觉得站到五道口的话,是物理距离上我没有发生一个变化,但从内心里,我会认为自己已经开始找到我的一个原点在哪里了。所以当我的经验更加丰富,我对世界的理解更加透彻的时候,我都是围绕我的原点不断地扩大的,最后可以融到我现在的知识体系里来。所以我永远还在这个地方。”一条马路的距离,凝聚了王小川十几年的人生经历,而这也是中国互联网“史记”中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
欢迎光临 武林风网 (http://www.chinawlf.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