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网

标题: 李小萌个人资料及照片 [打印本页]

作者: 57同城网ixfzz    时间: 2012-11-18 17:24
标题: 李小萌个人资料及照片
          李小萌,央视著名主持人,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先后主播《24小时》《新闻1+1》,其自然大方,亲和机智的主播风格,得到观众一致认可。2008年深入四川地震灾区路遇大难面前仍不忘记感恩的“朱大爷”“泪洒北川”一幕,更是家喻户晓,感动中国。也被著名学者时统宇评论为“哭得惊天动地但无懈可击”。央视主编王开岭也曾评价:“在李小萌所有的表情中,这是最美的一次”。2010年,获得“金话筒”奖。 演员表tv.QC99.com
演员表tv.QC99.com
中文名: 李小萌
别名: 小萌 蘑菇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北京
出生日期: 1973年9月20日
职业: 主持人 记者
毕业院校: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
主要成就: 2010年获央视甲等年度十佳主持人
2010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2010年金鹰电视节最受欢迎主持奖
代表作品: 《24小时》《新闻1+1》《半边天》
身高: 170CM
星座: 处女座
粉丝昵称: 蘑菇控

成长过程  
          1996年北京广播学院毕业,主持中央电视台《半边天》,《东方时空》节目。经历简单,经历少但思考的多。 《半边天》5年,确立了自己应该做什么样的节目,了解真正意义上的主持人是什么,掌握了作为电视工作者基本的技能,形成了自己的价值判断。《东方时空·早新闻》一年,克服对直播的抗拒心理,熟悉新闻节目制作流程的同时,也明白了什么样的节目自己不适合也不喜欢,《东方时空·东方之子》1年至今,更深地领会了兴趣是做好事情的一个基本前提。谁也希望书写辉煌,她力争的是写下每一笔的认真、执著。
主持活动
  1998年:20集大型系列节目《二十世纪中国女性史》
  2000年:主持了中央电视台内部春节联欢晚会
  2003年:“5·1”新闻频道开播献礼直播节目“珠峰在召唤”
  2003年:11天直播节目《2003年站在第三级—纪念人类登顶珠峰50周年》
  2004年:10集《雅典奥运会冠军》系列访谈
  2005年:直播节目《神州六号载人航天成功发射》
  2006年:直播节目《比翼天门山—俄罗斯空军张家界特技飞行表演》
  2006年:5集特别节目《小萌探维和》
  2007年:直播节目《纪念香港回归十周年》
  2007年:5集特别节目《小萌探军营》
  2007年:直播节目《奔向月球—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2008年:直播《抗震救灾众志成城》
  2008年:直播《神七问天》
  2009年:直播《盛典——新中国成立60周年》
  2009年:专题节目《小萌探秘阅兵村》
  2009年:直播《澳门十年》
  2010年:两会专题节目《见证履职》
  2010年:上海世博直播
  2010年:玉树地震现场记者直播
  2010年:直播《嫦娥二号发射》
  2011年:特别节目《行走唐人街-法国篇》

                                       

  2011年:两会专题节目《见证履职》  分集剧情网QC99.COM
所获奖项  2010年:第三届新媒体节“新浪微博年度电视人物”  电影影评TV.QC99.cOM
  2010年:荣获央视甲等年度十佳主持人
  2010年:荣获第八届中国金鹰艺术节暨二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受欢迎主持人
  2010年:“中国播音主持金话筒奖”
  2008年:荣获央视乙等年度十佳主持人 
  2008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
  2008年:荣获“首都优秀女记者”
新闻传媒  (李小萌:人在路上 路在前方)
  “当你看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当你看不见我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10月30日下午,央视著名女主播李小萌做客“中青传媒人大讲堂”,讲述传媒人的故事。“中青传媒人大讲堂”是由我校新闻系组织开展的系列论坛、讲座活动,旨在为有新闻理想的同学提供一个与业界精英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新闻故事和新闻理想。讲座开始前,新闻系副主任罗自文为李小萌颁发了大讲堂的首讲证书,以感谢她对我校新闻教育事业的支持。
  新闻第一现场是我们的战场,必须冲锋向前
  2008年5月15日,小萌和同事们来到了汶川地震重灾区之一的北川县,开始了她的汶川大地震采访报道。当面临抉择——勇敢地冲向前线的灾难现场还是守在新闻车上做新闻的时候,她这样回忆着:“当时因为我到了北川,我们的后方就极力想跟我做高频率的直播的视频连线。但是我发现如果做这个直播的连线,我们必须依托指挥部一辆陕西电信的固定的保障车,他们来这里是为了保障有线电话通讯的,我们只能站在这个车跟前与后方连线。我面临的问题就是我会被这辆车牢牢地拴在这个指挥部。尽管这里是最安全,也是信息最集中的地方,但是北川县城是什么样的,那里的老百姓在经历着什么,我就不能直接了解到。最终我们还是选择走出去,走进灾难现场。”捕捉人性之美是我们的职责,必须刻骨铭心。
  5月21日,是小萌在北川的第7天,一幕让人刻骨铭心的场面在这天出现。“当时是中午,满目疮痍的北川县城烈日当头。由于昨天溃坝预警消息,包括救援人员、灾民、记者在内的所有人员都进行了一次大撤离,此时的城区静极了。”小萌一边放着录像资料一边为同学们讲解着。被太阳哄得烤人的空旷的土路上,远远地,走来一位挑担子的老人家,身影瘦小,油漆桶随着他的步幅左右摇晃。小萌和另外两位同事不约而同地向老人走去,同时进入了拍摄状态。采访中,她得知老人叫朱元云,地震之后已逃离家园的他,正准备回去看看,虽然房子已全塌了,但是他还是放心不下地里的麦子、菜籽,他说等这些东西收好了以后再出来,这样可以给政府减少一点负担。小萌希望他们可以劝劝老人不要回去了,但是老人却执意要回家,她只好帮他抬起担子。突然,老人转过身,说了一句:“让你们操心了。”
  老人佝偻的背影渐渐远去,这时候的小萌站在原地,难以抑制地放声大哭起来……影像资料到此结束了,讲座现场的小萌又一次禁不住哽咽着说道:“这称不上是一次采访,只是一次再简单不过的聊天而已。是什么让我突然放声大哭?除了多日来灾区的惨状而郁积于胸的情感释放外,还有这位老人在巨大的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宽大的胸襟和对家园的无限留恋。我们这些年轻记者都是第一次到这样的新闻现场。每次经过废墟,看到那些曾经的生活痕迹,我都觉得如果没有旁边的瓦砾,这些情景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幸福。那些废墟中的鲜花提醒着我们,我们最本质的身份是什么,也让我们采访的注意力,从职业标准、专业思考,最终落回在了一个个具体的生命同类的身上。”
  为了给青春和理想一个交代,必须义无反顾
  作为传媒人的小萌,虽说本职栏目是人物专访《东方之子》和演播室谈话节目《新闻会客厅》,但常被人们提起的却是那些外景的大型直播或探访式报道。当有人问“为什么应该小伙子去的地方都是你去的呀?”她的回答则是简简单单的“其实,我热爱”。她为大家现场朗诵了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的著作《十年》中的几句话“‘……这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为了追求一种不平凡的生活,为了给自己的青春和理想一个有分量的交代,义无反顾地走进了一个他们认为能够放置自己生命中最好年华的地方。’上面这段文字中,关于电视人对理想的追求,对我们这些后来者,散发着巨大的感召力,促使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这块电视新闻事业的理想高地上。”
互动环节尽谈传媒问题
  全场同学跃跃欲试,争相提问,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很幸运地争取到了第一个提问的机会。她结合李小萌讲座的主题,请李小萌谈谈“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应该抱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做揭露性报道,而从中我们又应该为社会提供怎样的希望?”李小萌思索片刻后说:“我们做揭露性报道应该分时间,找准时机。揭露性报道完成后一定要有存活率,要有机会发出我们的声音,只有这样我们的报道才会有价值。同时我们媒体人应该是有担当的,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给公众一个希望。我们要明白我们做揭露性报道的目的是么。”随后,记者请李小萌谈谈“您认为我们这些在校的未来新闻人应怎样更好地利用大学时光,充实自己。”李小萌寄语中青学生:“我们应该做一个理想主义者,然而也要很好地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后,争取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实习期间,做好每一件基本的小事,千万别放弃了铺路的工作。对于自己的选择要坚持,朝着自己的目标奋然前行。不要频繁地在选择中放弃,因为这是对于时间的浪费。”
   “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人在路上,路在前方’,那您是如何在路上快乐地前行的?”
  “由于多年的工作经历使我有了坚实的新闻采访基础,这些也成为了我的自我积累,而它们让我有了表达的欲望。央视又提供了表达的平台。传媒人的工作更使我感受到我的每一天都是新的。这一切使我在路上继续快乐地行走着。当有一天我走不动的时候,我希望做一名少儿频道的主持人,给小朋友讲故事,听着小朋友叫我‘小萌奶奶’。”李小萌快乐地谈着它对于职业的理解。
  “如今很多人喜欢看凤凰卫视而不喜欢看央视,您怎样看待凤凰卫视对央视构成的威胁?”
  “凤凰卫视和央视有着不同的价值理念和言论尺度,各自的编辑方针也不同,因此各自的节目风格不同。然而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有着巨大的资讯量,因此很多朋友都说现在都不看凤凰卫视了。”李小萌这一回答引来全场的笑声和掌声。


         




欢迎光临 武林风网 (http://www.chinawlf.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