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网

标题: 最冷的大兴安岭有群最“火”的森警官兵 [打印本页]

作者: 路人甲bahl    时间: 2012-11-19 11:59
标题: 最冷的大兴安岭有群最“火”的森警官兵
  电连日来,极寒天气侵袭大兴安岭,可警营内却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在刚刚结束元宵节秧歌比赛中,作为驻军唯一一支代表队,支队秧歌队获得最佳人气奖;由30名官兵组成的业余演出队节前赴基层表演,凭借扎实的功底,良好的精神状态,获得官兵们一致好评;由漠河大队集体创作的《守护在神州北极》版画,在总队首届冰雪文化网上评比竞赛中,一举摘得绘画类桂冠……这是该支队深入挖掘传统资源,借助地域优势,打造特色文化,全面提升警营文化建设水平的一个缩影。
  让传统文化更“红”
  支队地处我国东北林区,所属基层大队驻守在大兴安岭2区3县4个林业局,守护着860万公顷国有森林资源,是森林部队中组建时间最早、编制数最大、任务最重、荣誉最多的支队之一。“红孩儿敢死队”、“火场拼命三郎”成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人们耳熟能详的英雄群体。支队历史厚重,传统文化丰富。可去年一次调查问卷显示,不少战士对传统文化并不“买单”,总认为传统文化跟不上时代发展,这让支队政委王洪祥很受触动。
  为了摸清基层官兵文化需求,支队党委下派工作组前后进行了4次调研,最后得出结论:传统文化要在“新”、“奇”、“特”上求转变、下功夫,多创作符合官兵情趣口味的文化作品,才能使传统文化与官兵走得更近,变得更“红”。
  该支队针对执勤高度分散,动中抓建任务繁重,官兵遂行灭火作战、防火执勤和抢险救灾等多样化任务实际,坚持用传统文化激励官兵,培育官兵保卫森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的使命感和做绿色卫士的自豪感。每年都要组织官兵自编自创自演,原汁原味地反映官兵在森林灭火作战中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用表演的形式激发官兵使命感。每年新兵到队后,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新兵参观队史馆、战史长廓,了解部队发展史、战斗史,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他们还借助地域资源优势,组织官兵参观大兴安岭资源馆和鄂伦春民俗馆等,激发官兵热爱“第二故乡”的热情。
  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支部队队魂的具体体现。为使支队这种传统文化广泛在官兵中传唱,业务部门着实下了不少功夫。基层单位把历次经典灭火作战片段和先进人物写成一个个鲜活故事,思想教育课都要通过“故事会”的形式进行讲述,讲身边的故事,讲身边的感动,真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搞活了。支队还定期组织“故事大王”比赛,形成人人会讲、人人能讲、人人愿讲的良好氛围;原漠河大队十四中队指导员刘东现在成了支队小有名气的“故事大王”,由他主讲的《森警官兵四战南阳河》、《火场上仨兄弟》,都成了脍炙人口的警营名段。





欢迎光临 武林风网 (http://www.chinawlf.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