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官网精彩赛事 举办搏击赛事送好酒 招商:13663003688

武林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开启通往亿万年前的时光大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2:25: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长江商报消息 高校博物馆系列 | 貳
“养在深闺无人识”这是大部分高校博物馆给我的感觉,然而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所馆藏的化石却让其无法“无人识”。
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神州第一龙”黑龙江满江龙化石、具有高科技的磁悬浮地球、“世界第一墙”的遗迹化石……
众多珍贵的馆藏让其获得了中南五省最大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中国第二大地质类博物馆的称号。
世间的化石,承载着地球的过去,记录着地球诞生以来所有的地质信息,清楚的描述生活万物进化而来的道路。逸夫博物馆的展览让我们穿梭时空,回到那已经逝去的世界。
本报记者 危凯
(感谢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给本文提供的帮助)
常人所不知的地质世界
一下车,路边一栋现代建筑物映入眼帘。该建筑外形独特,左边的圆形建筑象征着一个恐龙蛋,右边五层楼的楼体呈现不规则的菱形,象征着典型的地质结构——断层。
当初设计之时,设计师想要用建筑语言体现出“地质大学”的特殊之处。形体上的碰撞,不规则的几何图案,来表现出地质博物馆的特性。
沿着旋转上升的楼梯上去,在博物馆的二楼,就是地球奥秘展厅。该展厅就处于圆形建筑里面,系统讲述了地球的形成以及地质结构。
进入展厅,灯光渐渐地一个个打开,波光流动,顶部圆形的屋顶贴着漩涡星系的墙纸,就如宇宙一般。展柜上的灯光就点点繁星,照耀着整个大厅。大厅中成列的各种矿石让你进入了一个生动的地质世界。
化石,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死板和无趣。
随着大厅的顺时针走一圈,从地球的形成,到地壳结构以及岩石的风化地貌到冰川地貌,该展厅采用信息化展示,虚拟仿真地将一个地质的世界呈现出来,反映出地球46亿年的沧桑历史。
在这里有一块年龄达43亿年的岩石,叫变成砾岩,产自澳大利亚,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这块岩石记录了地球形成初期极为宝贵的信息,见证了地球幼年时期惊天动地的变化。
最吸引眼球的就是大厅的正中央正在漂浮的地球。该地球是利用磁悬浮技术使地球模型处于凌空悬浮和旋转状态的。如今,目前世界上倾斜的角度是23.5度、直径为1.5米的磁悬浮地球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号称“世界第一球”。
地球奥秘展厅是第一个展厅,也是做的相当精致的一个展厅,各种多媒体元素将原本死板的地质知识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通过各种现代化技术让你从中真实地感受地球的神奇博大与大自然的气象万千。其余的展厅则在“断层”的建筑中,分布在恐龙化石展厅旁的三层高的楼内,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珠宝玉石展厅、矿物岩石展厅、矿产资源展厅以及张和捐赠化石专题展览,该馆的陈列展示面积达到5千余平方米。
据解说员介绍,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的前身是北京地质学院博物馆,学院南迁武汉后,于1982年11月7日即校庆30周年时重建,馆藏的物品如今已经高达3万多件。
虽然地大的博物馆的历史只有30年,但是其博物馆的规模在全国高校博物馆界位居首位,在全国地质类博物馆界仅次于中国地质博物馆。
开启亿万年前世界的大门
进入博物馆大门,第一个看到的便是一块面积达100平方米的遗迹化石。若不注意看,以为是一面十分普通的由一块块长方形的石砖拼成的石墙。
“该遗迹化石号称‘世界第一墙’”,解说员的解说让我大为惊讶。
站在遗迹化石下面,可以看到一道道规则的曲线,以及大量的脚印。这块便是2亿多年前动物留下的痕迹形成的化石。
“这个化石上,呈现了2亿年前各类生物的生存习性,十分完整地还原了当时的生态环境”,采集这块化石的卢宗盛教授说,“这块化石的特殊之处在于,是全国发现的第一块水下的遗迹化石。”据卢宗盛教授描述,在两亿年前,这是一片并不是很深的一个水潭,里面生存的各种鱼类,一些无脊椎动物在水底爬行或者寻找食物,在水潭边栖息的恐龙偶尔也会从上面踏过。
与这块并不起眼的化石相比,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门口的海百合化石就显得相当的华丽。这块化石就如一整块雕塑,上面雕刻的海百合依然栩栩如生,恰似国画大师笔下绽放的百合花。海百合是一种始见于石炭纪的棘皮动物,生活于海里,身体呈花状,由于长得像植物,人们就给它们起了海百合这么个植物的名字。
这块化石向我们开启了两亿年前的世界的大门:一派茫茫无际的海景,蔚蓝色的海水晶莹透澈,在海里,大量海百合摇弋着它们的羽枝贪婪地滤食着海洋中的微生物,随波助澜的漂浮于海浪之间,其花一般的身体随着海浪一张一合,一张一合。
据介绍,这块海百合化石产自贵州关岭,距今2.3亿年,特征清晰,保存完整,面积达15平方米,为世界之最。
在恐龙成列展厅中,15具恐龙骨架栩栩如生。最引人瞩目的则是高达6.1米的黑龙江满江龙,黑龙江满州龙是我国最早发现的恐龙化石,有“神州第一龙”之称。该恐龙属素食龙,牙齿小而多,前肢细小而后肢粗壮,嘴巴像鸭子是其最大的特征。
地大的黑龙江满江龙骨架含有50%的真化石,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因此构成了地大逸夫博物馆的显著标志。
这15个恐龙骨架各具特色,各种形态栩栩如生,仰头望着这些恐龙化石,进入了一个充满想象的世界:属于海生爬行动物的梁氏关岭鱼龙偶尔跳跃于海面之上,发出阵阵的巨大声响;黄果树安顺龙摆动着庞大的身躯,在海里自由地遨游;身高高达6.1米黑龙江满州龙在悠闲的踏在草地上……
珠宝鉴定师光鲜亮丽的背后
作为一个地质博物馆,其珠宝玉石展厅也十分的光彩夺目。走进展厅,各种名贵宝石玉器成列其中:华贵气派的钻石、精灵巧妙的猫眼、凝练典雅的翡翠以及清丽脱俗的珍珠……它们流光溢彩,争奇斗艳,让人目不暇接。
摆在展厅中央的巨形萤石球闪耀着晶莹的光芒。萤石球俗称夜明珠,吸收太阳光后会自行发光。在灯光十分暗的展厅中,隐隐约约可以看到这个巨型的夜明珠透出一丝丝绿色的光芒,用“皎洁圆明内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宫”来形容最为恰当。
说到中国地质大学,其珠宝专业是不得不说的一个亮点,该学校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珠宝工作者。“珠宝玉器的研究是个辛苦的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珠宝鉴定师至少需要5年的时间”,著名珠宝鉴定师、珠宝学院院长杨明星教授说。
珠宝鉴定师不仅要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更需具备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杨明星一辈子看过不少的珠宝,也正是如此,他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
1990年,杨明星从中国地质大学毕业,地质学出身的他从此与珠宝结下不解之缘。在近20年的珠宝鉴定的经历中,杨明星也有过不少难忘的经历。
2003年,杨明星和湖北的某个企业的老板远赴云南检测一块红宝石。据介绍,该红宝石产自缅甸,重达3公斤,对方开价数百万元,首付一百万。当时的情节真的酷似电影一般,企业老板从银行取出100万元现金,并且用黑色的密码箱装着,由两个黑衣保镖保护着来到秘密的交货地点。
苦等两天后,突然一个夜晚,闯入十几个穿着民族服饰的男子将杨明星及其同事拉起来,并拿出红宝石。杨明星和同事爬起来,接着房间昏暗的灯光,开始鉴定。“确实是3公斤的红宝石,但品质不行,不值那个价”,杨明星表示,当晚在那群人面前,不能说得很明白,只能以灯光太昏暗无法鉴定的借口,将他们打发走。
随后第二天,杨老师和企业老板一行人赶紧坐飞机回到武汉,随后才松了一口气。之后,杨明星和珠宝学院的同事们再也不外出鉴宝,感觉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不过,后来杨明星得知,另外一个湖北人花几百万将这个红宝石买走。“别人已经买了,我当然不能再说什么”,杨老师就婉拒了其鉴定的请求。
“这种化石可遇不可求”
今年50岁的卢宗盛是地质学院教授地层古生物的教授,也是博物馆门口那个面积高达100平方米遗迹化石的采集者。
“这种化石可遇不可求”,卢宗盛说到。
耗时5年才将其搬回地大
据卢宗盛说,1998年当他在陕西北部的横山县附近野外科研的时候,在一个小山坡上发现了这块遗迹化石。“当时这块化石之露出了一部分, 仅仅只有一小块花纹”,卢宗盛表示,当时这块化石有很多学者都来看过,都没引起他们的注意,以为是个普普通通的遗迹化石,然而也就是这块小花纹让卢宗盛意识到了这块化石的重要性。
“整整花了5年的时间才将其挖掘出来,”卢宗盛说,“虽然这块化石只有5到10公分厚,然而上面却覆盖了20到30米厚的岩石,于是我就聘请了当地的居民将这些岩石从化石表面剥离开来。”每年,卢宗盛都会在当地驻扎一个月,指导化石采集的工作。
差点葬身野外
“1999年的那年冬天,我们差点就葬身在山顶滑落的岩石下了”,回忆起当时考察过程,卢宗盛都觉得后怕。
1999年11月份,卢宗盛和当地的居民在开采那块遗迹化石,当时下着雪,路上结有冰。化石处在一个小山坡上,正当卢宗盛忙于工作的时候,山上突然滚落下一块很大的岩石,“轰”的一声就砸在他们的身旁。“要是当时被那块岩石砸中,估计就命丧当场了。”
化石采集完后,卢宗盛和当地的居民将其分解成一块块,只有将重达七八百斤的化石搬到两公里外的马路上,才能靠车才能运走。卢宗盛表示,他们整整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将这块化石搬回地大。
“每年开采的费用差不多是七万到八万,自己一共花了将近三四十万左右”,当被问及为何会花费巨资去采集这个标本的时候,卢宗盛说到,“这种化石可遇不可求,如果错过了,一辈子都不知道能不能碰到这么珍贵的化石了。”
断粮一周,靠玉米为生
“现在的野外科考环境好很多,当初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的时候,交通十分的不方便,我们曾经还因为道路毁坏断粮了一周”,卢宗盛说,“那是1992年的时候,我在陕西北部的神木县附近做油气储层地质科研项目,每天都要步行20到30公里路,在当地考察地质,收集标本。”
“沟壑纵横”,卢宗盛用这个词语形容当地的环境。卢宗盛居住的山村中离县城很远,每次卢宗盛一行人总会一次性在80-90公里外的县城买一车的粮食,以供给两个礼拜的伙食。有一次,神木县发大水,将路给冲了,之前买的粮食已经殆尽。正当卢宗盛头疼的时候,当地居民就将其种植的玉米提供给他们吃。
“就这样吃了一个星期的玉米,干活都没劲。”等路修好后,运送粮食的车辆才将食物运送到科考队驻扎的地方。
虽然遇到种种困难,但卢宗盛科考的热情依然不减,今年50岁的他依然每年都会去野外科考,“采集化石是科研的根本,现在我几乎每年都会带着学生去野外考察。”
博物馆恐龙化石展区。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本报记者 原丽阳实习生 常纪东 摄
                                                                                                                                                                                                                                            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受?
                                                                                                                                                         

【复制链接】【大 中 小】【返回顶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合作|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林风网  网站运营:武林风(郑州)传播公司,(+86)13663003688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2842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0号

版权所有:WLF武林风(中国)网络运营中心 运营地址:郑州市广电南路鑫苑金融广场银座7层

武林风_武林风直播_武林风王洪祥方便一龙最新比赛-微信搜索或添加:(武林风或WLF-wulinf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