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官网精彩赛事 举办搏击赛事送好酒 招商:13663003688

武林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态溧阳 长寿之乡--旅游频道_权威全面报道旅游--人民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1:5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城市基本情况
         溧阳位于长江三角洲西部,江苏省的南部,地理位置在北纬31°1′—31°41′、东经119°08′—119°36′之间。距上海、苏州、杭州及南京等城市均百余公里,距南京禄口国际机场80公里。溧阳市域面积1535.87平方公里,总人口78.145万。溧阳地理区位优越,交通条件便利,宁杭高速、扬溧高速、104国道等交通大动脉横贯全境,市区与周边大中城市全程高速公路贯通,构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网络;距无锡、南京均在100公里左右,距上海、杭州200公里左右,距南京国际机场76公里,距常州火车站60公里;在溧阳设有两个站点的宁杭高铁即将贯通。
         二、城市文化气质
         溧阳市区的高静园、凤凰公园、燕山公园、西郊公园和人民广场、文化艺术中心、体育馆等已成为溧阳市民休闲娱乐、放松心情的理想处所。溧阳山水秀美,人杰地灵,悠久的历史留下很多动人故事和众多文物古迹。全市现在拥有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72处,其中有被称为“法帖之祖”的淳化阁帖,有我国仅存的唐代石刻井栏等。嵩里跳幡神、太平锣鼓、乘马圩冻煞观、踩高跷、舞马叉等地域特色浓厚的传统文化得到保存弘扬,先后被评定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已成为知名度较高的红色旅游产品。上黄水母山发现的中华曙猿是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高级灵长类动物的共同祖先,科学价值可与“北京猿人”的发现相媲美。溧阳历史上出过2名状元,185名进士。现代有两院院士8人。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陶醉于这里的山高水阔,留下了千古流芳的诗句画卷。蔡邕筑室读书台,“得焦尾桐为琴”,琴棋伴趣,崇尚读书,铸成“少儿书法之乡”;唐代大诗人孟郊任职溧阳写下《游子吟》;诗仙李白三到溧阳,留下“何时到溧里,一见平生亲”的佳句。
         三、城市生态环境
         溧阳建县已近2300年,自古有“三山一水六分田”的称谓,森林覆盖率近30%,山青水碧,环境宜人。目前,全市拥有面积2.3万亩的龙潭省级森林公园、2.6万亩的瓦屋山省级森林公园;在总面积12.75万亩的长荡湖边,占地2600亩的长荡湖湿地公园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位于天目湖上游的平桥石坝,由整齐的长方形青石浆砌而成,高度为全国之最;森林覆盖率达80%的天目湖,被誉为“江南最后一泓净水”、“生态家园、天然氧吧”;以“苏南弟一峰、吴越古战场、鸡鸣三省地”为三大特色的南山竹海,蕴含中国源远流长的竹文化和寿文化,始终坚持“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理念,尽量减少人工雕琢,保持山水资源的原生态,给人以返朴归真的意境。建在竹海山野之中的天目湖御水温泉,拥有高低错落的泡池50多个,是康体健身、放飞心灵、回归自然的绝佳处所。
         溧阳旅游起步于1992年,在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社会的大力支持下,全市旅游快速发展。2011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901.3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6.37亿元,门票张数260万张,同比分别增长24.55%、27.17%和36.28%。旅游总收入、旅游增加值分别占全市GDP的16%、8%以上,旅游业已成为溧阳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溧阳旅游产业规模、旅游经济总量、品牌建设等方面在江苏省县级市中名列前茅。
         溧阳形成了以《溧阳市旅游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天目湖、南山竹海、瓦屋山、长荡湖等景区规划为重点的旅游规划体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范鼓励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文件,完善了交通、购物、咨询服务等城市旅游功能。根据《溧阳市旅游业发展规划》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整合了我市旅游资源,全市形成“两湖两山”的旅游大格局。目前,全市拥有2A级以上旅游区(点)8家,其中4A级景区3家;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旅行社16家,其中全国百强国内旅行社1家;20个客房以上的宾馆达到100余家,床位超过20000张,其中星级饭店23家,五星级3家、四星级6家,能够满足不同层次游客就餐住宿的要求。
         四、城市生态满意度评价
         休闲养生,追求幸福,向往长寿,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意愿。行走在溧阳的大地上,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会被温馨浓郁的社会氛围所感染。广大市民普遍认为,溧阳是“三山一水六分田”的生态福地,是“你敬我一尺,我尊你一丈”的宜居福地,是“人生九十平常事,年逾百岁不稀奇”的长寿福地。
         溧阳通过举办中国溧阳茶叶节、天目湖旅游节、天目湖美食节、中美滑水明星对抗赛、亚洲滑水锦标赛、全国龙舟精英赛、天目湖鱼美人形象小姐选拔赛、南山竹海登山节、农庄婚礼等节庆活动和出版发行《七彩溧阳》、《走读溧阳》、《情调溧阳》、《溧阳旅游指南》、《溧阳风情》、《溧阳旅游文化》、《农家菜谱》、《天目湖民间故事》、《天目湖之旅》、《溧阳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进一步打响了天目湖“山水绝佳、梦幻乡村”的品牌形象,提高了溧阳旅游的知名度。2011年天目湖接待游客突破500万人次。目前,“天目湖”品牌已经有了相当的社会知名度和市场美誉度,已经渗透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全市已经注册的“天目湖”商标,涵盖了所有国家允许的34类商品和11类服务行业。“天目湖” 品牌的产品形成的税收,占到了全市地方税收近50%。溧阳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二十强县市”、 “中国十佳休闲生态城市”、“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中国最具魅力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中国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乡村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度假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已成为长三角最具吸引力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与此同时,遍布全市的260家农庄已成为溧阳旅游的独特风景,54家农庄已列入新的旅游规划,10多家条件相对成熟的农业园区已编入全市旅游线路,6家农庄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乡村旅游已成为溧阳旅游新热点,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受到了上级旅游部门的高度评价。《中国旅游报》2009年4月6日头版头条以《生态溧阳苏南旅游新崛起》介绍溧阳乡村生态旅游的经验,并在《编者按》指出:“溧阳经验对各地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业,无疑具有借鉴意义”;2011年,又开辟《江苏溧阳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解析》,把溧阳乡村旅游发展作为全国的典范多视角宣传报道。江苏首届乡村旅游节开幕式于2009年11月19日在溧阳翠谷庄园举行。溧阳成功举办的12届茶叶节、8届旅游节和2008年承办的“一村一品”国际论坛、中欧经济智慧对话两大国际会议、2009’首届江苏乡村旅游节开幕式、2011年溧阳乡村旅游博览会及溧阳?大分乡村旅游发展研讨会,进一步提升了溧阳城市和溧阳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连续举办8届农家菜肴大赛,并将获奖菜肴结集出版,发行了《淡水鱼肴100味》、《创新农家菜100味》、《创新茶肴100味》、《特色农家菜肴100味》、《湖鲜山珍100味》、《中国?溧阳农家菜》等图文并茂、深受读者喜爱的美食菜谱,形成了具有溧阳特色的系列农家菜,参加常州市乡村美食大赛获得大面积丰收。溧阳在江苏省率先制定了《溧阳市农家乐管理实施意见(试行)》及其《星级评定标准》。2011年4月,中国旅游研究院对溧阳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专题研究,认为溧阳乡村旅游已成为江苏乃至全国的典范。
         五、城市生态休闲的成长性
         1.良好的生态环境,深厚的人文底蕴,是人们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的基本条件
         溧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风淳朴,耕读传家,是一座神奇而古老的小城。南部丘陵山区物种多样,有江苏省内仅有的中亚热带地带性植被,山清水秀,丘陵起伏,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丝府茶乡”,瓜果飘香物产丰饶。秀美的天目湖旅游度假区原始和人工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作为长三角“生态特区”,溧阳以“游湖光山色、谒瓦屋古刹、访农家庄园、赏万倾竹景、拜南山寿星、品地方土菜”为主体的“绿色生态之旅”,每年吸引8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涌向这里,当一句句由衷的赞叹发自肺腑,人们记住了在高度功利化的经济社会中密藏的这个天然本真的世外桃园!
         为保护这方资源,营造绿色和谐的宜居环境,近年来,溧阳市委、市政府以铁的制度、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全面进行环境整治,启动了生态市建设“十大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大环境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三清一绿”、“五化三有”、改水改厕等工程,使青山更绿,绿水更秀,天空更蓝,大气更净,家园更美,人与自然更和谐,人居环境更宜人。
         2.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是人们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溧阳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综合实力明显提高,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惠民政策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彰显极具潜力的后发优势。人均GDP从1997年的8174元提高到2011年的64505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26481元,农民人均纯收13505元,成为江苏绿色小康的样板。作为江苏省全面达小康的城市,经济的快捷增长,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尊老爱老助老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以及宜居的环境、秀丽的山川,构成了促进溧阳人健康长寿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这些哺育了今天的溧阳人,延长了溧阳人的预期寿命,成就了溧阳长寿现象的产生和形成:解放前夕,溧阳人均期望寿命仅37岁,2000年为75.13岁;1986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71647人,占当时总人口的10.31%,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比全国提前13年。纵观世界上闻名的长寿之乡,其所处环境不是在高寒地带,就是在偏僻山区,而令人称奇的是,溧阳是处于苏锡常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长寿之乡,成为了社会发展与人口生活质量共同提高的范例。
         3.独特的一方山水,淳朴的民风民俗,是人们休闲养生、旅游度假的重要前提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溧阳乡村,许多农家门上贴着这样的楹联:家居青山绿水畔,人在春风和气中。生态环境和与人为善的互为交融,让人怡然自得。
         从生态环境看,溧阳1535平方公里区域内,“三山一水六分田”,山水平原兼而有之,人居环境有着别处无可比拟的独特之处。全市优美的山水环境,赢得了“生态家园,梦幻天堂”的美誉。这里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全年无霜期224天,年平均气温15.4°C;这里蓝天工程、绿色工程建设改善了空气质量,全年空气优良率达94.3%。与南部山区胜景相媲美的北部山区,是江苏省森林公园。天目湖湖水PH值在7.8左右,呈弱碱性,全国罕见。随着全市“一村一品”的形成,自然资源和丰饶物产为长寿之乡作了最好的铺垫。历时三年的我国国土资源大调查,首次发现溧阳南部山区具有大片的富硒土壤资源,硒能延缓人体衰老,这也是溧阳人为何长寿的奥妙之一。
         溧阳民风淳朴,尊老敬老敬蔚然成风。孟郊迎母溧上作《游子吟》;马一龙辞官回乡奉养老母……先人的情操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溧阳人,孝悌敬老传统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大地上代代相传,一个个“孝星”更具时代气息,他们中既有三十多年如一日侍奉百岁岳母的好女婿,又有三十年如一日赡养没有血缘关系的百岁老祖母的好孙媳;既有倾其所有全心投资老龄事业的民营企业家,又有待老人似亲人的“省劳模”护理员……这些“孝星”的孝敬行为、感人事迹宛如弘扬孝道文化的一贴催化剂,使社会各界都把敬老爱老助老作为自觉行动。在福利中心、敬老院, 一批批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经常去送温暖、做好事,不少志愿者上门为百岁老人、高龄老人、“三无”老人、独居老人做好事,敬老、爱老、助老,在濑江大地蔚然成风。如今的溧阳正在实施“爱心助老工程”,市委、政府把关怀老年人当作一项神圣的事业来抓,广泛开展的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敬老模范村(居)和评选“十佳孝星”、“十佳文明健康老人”、“十佳爱心助老志愿者”等活动,进一步促进了敬老氛围的形成和和谐社会的构建,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适宜健康长寿的生活环境,为创建“中国长寿之乡”孕育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从生活习惯看,生活在溧阳这片土地上的老年人,敦厚淳朴,无论贵贱贫富,命运如何,他们都善良真诚、乐观开朗、心胸开阔。在饮食上,他们养成了较为健康的饮食习惯,饮食清淡,与家人一起生活,吃本地生产的粮食、蔬菜、水果、鱼肉等,五谷杂粮、蔬菜野味、合理搭配、粗茶淡饭、不挑食暴饮。在平常生活中勤于耕作、劳逸结合、干净卫生,虽至百岁依然喜欢运动、劳耕不止、心情平静、坦然从容,无不良嗜好。在为人处事上,他们疼爱子孙、邻里和睦、柔情热肠、乐施好善,深得乡里尊重和赞美。
         溧阳作为一座生态文化休闲城市,得益于优美怡人的人居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人文积淀、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健康平和的良好心态和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在溧阳这片“政治清明、物阜华茂、人寿年丰、风俗淳朴”的土地上,有敦厚的山,纯净的水,有刚直的竹,清雅的茶。在这个充满山水田园诗意的小城,四时花盛开,秋来有果摘。远离都市的喧嚣,请到溧阳来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合作|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林风网  网站运营:武林风(郑州)传播公司,(+86)13663003688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2842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0号

版权所有:WLF武林风(中国)网络运营中心 运营地址:郑州市广电南路鑫苑金融广场银座7层

武林风_武林风直播_武林风王洪祥方便一龙最新比赛-微信搜索或添加:(武林风或WLF-wulinf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