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官网精彩赛事 举办搏击赛事送好酒 招商:13663003688

武林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0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弘扬雷州文化 打造特色品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22:15: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雷州文化是以雷州话方言为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其分布范围包括雷州、遂溪、徐闻、麻章、东海岛、霞山以及廉江一部分地区,人口约500万人。雷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人文景观蔚盛,文化积淀厚重,是雷州文化的中心区域。因其地处雷州半岛中枢,北控高凉,南扼琼儋,素称"天南重地".自汉元鼎六年设郡置县至清末,历经二千多年,雷城一直是州、郡、道、路、军、府之治所,是雷州半岛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一、雷州文化的地位
  雷州半岛地区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称百越,战国归楚界,秦时属象郡。隋唐时期 ,这里是汉、黎、苗、侗、瑶等多民族杂居地区。宋朝以后 ,大量闽人南迁,定居在雷州半岛及周围地区,成为主要居民。二千多年来,勤劳聪明的雷州先民创造了辉煌的文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雷州享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书法之乡"的美誉。这里不仅有"天下四绝"之一的雷州换鼓、"南方兵马俑"的雷州石狗,而且有令人心往神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雷歌、雷剧、雷州音乐、姑娘歌、傩舞等。这里是多种文化的汇聚地,土著文化、中原文化、闽南文化、海洋文化在这里碰撞融合,催生出独具一格的雷州文化,成为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8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通过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    2020)》,把雷州文化列为广东四大区域性文化之一,提出要大力弘扬保护雷州文化,着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2011年1月,省委十届八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再一次强调保护雷州文化,加大研究和建设力度。2011年8月,省委书记汪洋深入雷州调研,对雷州文化给予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雷州文化是我省民系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应予以高度重视。"从此,雷州文化的地位正式确立,大大地增强了全省上下对雷州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也极大地鼓舞了雷州人民建设雷州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二、雷州文化的特色
  雷州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博大精深,特色明显,概括起来主要有四大特色:
  (一)非遗璀璨,令人叹绝。 雷歌、雷剧、雷州石狗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音乐、姑娘歌、蜈蚣舞、人龙舞、雷祖文化、石狗崇拜已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歌四句一首,每句七个字,讲究雷州话发音平仄押韵,似七绝唐诗。雷歌创作手法灵活多样,思想性和艺术性极高,一首雷歌仅二十八个字,可完整地表达作者对事或对人的描述、评价,言简意赅,艺术新颖,朗朗上口,雅俗共赏。历代流传下来的雷歌几百万首,近年编印出版的《雷歌大全》、《雷歌大典》共收集了其中的二十万首。雷剧为广东四大剧种之一,是雷州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仅雷州市就有近100个业余雷剧团常年在城乡演出,年演出2万多场次。雷州籍著名雷剧演员林奋,2001年上北京表演荣获梅花奖。徐闻县雷剧团表演的雷剧《雨仔落泱泱》,2009年荣获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雷州石狗为雷州古越人崇拜的图腾,春秋时已形成石狗崇拜习俗,这一民间习俗从未间断,一直流传至今。雷州石狗因历史悠久,不同时代形态不同,神态各异,有的文质彬彬,有的虎视眈眈,每一尊石狗都融入了当时的文化元素。通过考察石狗造型,可以从侧面了解不同朝代的文化特点和民俗风情。雷州音乐、姑娘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样具有极强的艺术吸引力,让人陶醉,让人痴迷。
  (二)先贤遗风,令人仰止。 雷州人重视科举,文风蔚盛,历史名人不断涌现。 雷州先贤进士出身者23人,举人出身者200多人, 最具代表性雷州名人    陈文玉、陈    、陈昌齐、陈乔森、莫玖等。宋代以后的雷州属荒蛮之地,被贬朝臣多数来这里,仅宋代贬谪入雷州的名贤有寇准、赵鼎、李纲、苏轼、苏辙、秦观、王岩叟、任伯雨、李光、胡铨等。他们为推动雷州文化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雷州文化发展史上一座座里程碑。陈文玉为唐代首任刺史,当时雷州多乱,多民族聚居,民族矛盾激化,民众械斗严重。陈文玉受职父母邦,德政彰明,被历代诰封。后人建祠堂以纪念,清乾隆皇帝感其为政以民为本,以和为贵,安抚百姓,稳定边陲,特亲书赐匾"茂时育物".陈    为清代康熙年间进士,岭南三大清官之一,曾两次赴台湾任知县、知府,后官至福建巡抚、闽浙总督。他治政有方,为官清廉,备受康熙赏识,称赞其为"苦行僧式"的封疆大吏。陈    卒后朝廷追授其为礼部尚书,康熙赐谥号"清端",以表其为官清廉卓绝,高风亮节。陈昌齐,号观楼,为清代乾隆时进士、翰林编修。他治学严谨,博学多才,负责湛校《永乐大典》、编校《四库全书》,成为广东治汉学、朴学第一人,梁启超称其为"粤东第一才子".他的至理名言"有千年禄切,无百年观楼",在雷州大地广为传颂,家喻户晓,成为古今构建和谐、和睦相处的劝世名言。宋代名相寇准、大学士苏轼等人被贬入雷州后,传播中原文化,启蒙雷州百姓,受雷州人民敬仰,建"十贤祠"以纪念。民族英雄文天祥闻后书写《雷州十贤祠记》,称赞雷州人民"敬贤如师,嫉恶如仇".
  (三)景观蔚盛,令人流连。 雷州二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一部厚重的历史画卷,文物保护单位达15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雷祖祠,始建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为雷州首任刺史陈文玉的纪念祠。该祠建筑面积一万多平方米,三殿四进。祠内有千年石人、乾隆赐匾、历代碑刻等珍贵文物,其中有寇准诗刻、苏轼赋刻、李纲词刻等。雷祖祠系古雷阳八景之一,是"天下四绝"之一雷州换鼓的发源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元塔,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为古雷阳八景之一。塔九层,高57米,初名"启秀塔",寓肇启文风,培育俊秀之意。后因挖地基时得蛇蛋三枚,更名"三元塔",以示"三元及第"之兆。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始建于唐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千年古寺,钟声悠悠,贬官谪吏多寄寓于此,苏轼寄寓天宁寺,感其佛缘,欣然为古刹题写"万山第一"四个大字,刻碑立于寺内。"名山不断名贤至,古寺曾经古哲题",明代清官海瑞,上京赴考,途径雷州,寄寓古寺,为天宁寺题"天宁古刹".雷州名胜还有伏波祠、夏江天后宫、高山寺等。雷州是文化旅游胜地,既有古时闻名遐迩的雷阳八景    雷冈耸异、雁塔题名、西湖翠拥、万顷连云、东海波恬、一龙烟绕、双髻梳妆、七星拱秀,又添今时休闲观光的文化新景    乌石天成台、调风九龙山、白水沟度假村、赤豆寮爱情岛、鹰峰岭、坡正湾鹭鸟天堂。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四季如春,风光旖旎,是文化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四)民俗神奇,令人震撼。 雷州人历来重视民俗文化活动,每逢节日必有活动,其中爬刀山、过火海、翻棘床、穿令、走成伥等民俗活动历史悠久,长盛不衰。爬刀山,每年农历正月至二月间,农村中设坛架梯,以刀为梯阶,刀刃锋利,白光闪闪,村中挑选一群青年赤手赤脚,逐一沿刀梯攀登,直至刀山顶峰,而攀登者无一人手足刃血,围观人无不哗然惊叹。过火海,一般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或正月十五进行。当日下午,堆集树木约5吨燃烧至半夜,此时柴尽炭明,火光稍微,便挑选一群青年人赤脚列队先后踩着火炭过火海,反复多次,而过火海者无任何灼伤,围观者无不叹为神奇。穿令,在农历正月十五至三月间,逢村中神灵生日,即举行庆典活动。此时,村中必有一人神情亢奋地爬上神灵轿子,用银簪或铁簪从自己左脸穿入右脸穿出,随游行队伍周游村中大街小巷,游完后自己取出银簪或铁簪,而脸无出血亦无留疤,其奇妙之处,无法解释。翻棘床、走成伥等民俗活动,同样充满神奇色彩,令人惊叹,令人震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合作|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林风网  网站运营:武林风(郑州)传播公司,(+86)13663003688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2842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0号

版权所有:WLF武林风(中国)网络运营中心 运营地址:郑州市广电南路鑫苑金融广场银座7层

武林风_武林风直播_武林风王洪祥方便一龙最新比赛-微信搜索或添加:(武林风或WLF-wulinf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