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中国功夫的展示。
在片头的时候一个身穿唐装、头戴斗笠、手持少林棍的猴子,在中国传统的水墨丹青背景前面展示中国武侠片中的轻功“燕子三抄水”在水面轻轻掠过,瞬间跃上中式建筑的楼榭翘角,最后坐在月牙上垂钓。从片头一开始就用足了中国元素进行了包装。从开篇就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还有比武选神龙大侠的武打场面时,五大高手展示了各自的拳术,各自的特长。还有浣熊师傅的“一指禅”把一圈蜡烛熄灭,也是来源于《天龙八部》里面的虚竹的少林功夫。在五大高手与太郎的对决中,五大高手被打败之后,均被点穴了,无法动弹。点穴在中国古代是指通过击打人体上的某些薄弱部位或者敏感部位即主要穴道使其产生麻木、酸软、或者疼痛难忍,失去反抗能力,造成人体伤亡,从而制服对方的一种武术攻击术。这里的点穴法就是来源于中国古老的点穴术。全片的最高潮部分,就是阿宝突然领悟到“太极”的真谛,用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手法,接住了沈王爷的炮弹,并把它们扔回沈王爷的船队。这似曾相识的场景,令观众十分激动,他们纷纷在香港经典武侠片中寻找相似的镜头。有人认为阿宝击败沈王爷的桥段,在画面上与《少林足球》中赵薇用太极掌守球门的场景十分相似。
第四,影片中的对话也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比如说:youmindislikethiswater,whenitisagitated,itbecomesdifficulttosee,butifyouallowittosettle,theanswerbecomesclear.
其翻译是说你的思想就像水一样,我的朋友,当水波摇曳时,你很难把它看清楚,不过当他恢复平静以后,答案就一览无余了。他的意译的翻译应该是:你的心情便如这搅乱的池水,混沌不清;等静下来,答案自见分晓(心如波澜,神思混沌;心如止水,茅塞顿开)这句话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思想中静的理解!
再比如:Thesecretingredientofmysecretingredientsoupis...nothing.Tomakesomethingspecial,youjusthavetobelieveit’sspecial.
其翻译为:我私家汤的绝密食材,就是……什么都没有。认为它特别,它就特别了。这句话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但通过对整部电影的观看和理解,它折射出编剧对中国武侠的一种特定理解!“功夫”一词是我们佛教专用名词,武术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功夫从拳理、名称、到具体动作都容易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比如前面讲的仙鹤MasterCrane)的太极拳、金猴(Monkey)的八卦拳,蟑螂(MasterMantis)的螳螂拳等等,他们的拳理都从阴阳八卦思想中直接生发出来的。Tomakesomethingspecial,youjusthavetobelieveit’sspecial.包含着丰富深奥的佛教思想。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出神入化,变化莫测,随心所欲。主角阿宝在经历很多磨难之后,获得了神龙秘籍,一开始面对着空无一字的神龙秘籍,他实在无法理解,这在传统的武侠叙事和道教想象中或许不新鲜,但镜头的推进让我们看到,熊猫阿宝在这里看到了它自己。他的精神得到升华了,在他失望,决定放弃之时,突然听到鸭子爸爸说所谓的面条秘方就是不放任何佐料。他突然领悟了功夫的真谛——相信自己,没有不可能的。并且最后打败了魔头,成为大家拥戴的英雄。
第五:电影中丰富的佛学思想
在影片中,凡是乌龟大师出现的地方,都有命中注定的意味,而这正是中国佛家文化的精髓之一。乌龟大师的一番颇有禅宗的话令人深思,Thereisnoaccident.翻译过来大致的意思是:世间本无意外,一切皆由自然,信则有,不信则无,万事由心而发,虽然有些唯心主义的命中注定的思想,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乌龟大师劝导浣熊“:Myoldfriend,thepandawillneverfulfillhisdestiny,noryoursuntilyouletgooftheillusionofcontrol.”(只有放下心中的疑虑,才能助熊猫完成它的使命,从而完成你的使命。)“letgo”(“放下”)也是佛家的偈语。当浣熊师傅说可以控制在哪里播种桃树时,乌龟智慧地笑笑,说“:Ah,yesbutnomatterwhatyoudo,thatseedwillgrowintoapeachtree.Youmaywishforanappleoranorange,butyouwillgetpeach.”(无论将种子播到哪里,它长出来的还是桃树,不会长成苹果树或桔子树。)意思就是说这是命中注定的,也是无法改变的。这是一种宿命论的体现。他相信,阿宝就是神龙大侠,所以他规劝浣熊师傅“youjustneedbelieve.”(你要相信它。)这个“信”字也是佛教的偈语。
最后,乌龟大师自称“Mytimehavecome”(我的时辰已到),他的身体随着满天飞舞的桃花逐渐消逝,这是一种佛教唯美的羽化成仙的境界,体现了佛家的轮回思想。同时,命运(destiny)一词在影片中出现了20次之多,强调一切都是命中注定,谁也无法逃离命运的安排。太郎尽管武艺高强,却因秉性不好,注定无法拿到武功秘籍;熊猫阿宝呆头呆脑,动作笨拙,尽管一开始只是个卖面条的,在经历了一系列的磨难和成长后注定成为拯救和平谷的英雄。这种命中注定的思想,是中国观众熟悉的,也是他们在潜意识中所预料到的。
结论:总之,《功夫熊猫》成功地运用了众多的中国元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中国武侠世界。影片通过插入仙鹤、龙、面条、禅学思想等一些物质符号和精神形态,很好地向世界诠释了中国的独特文化,为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功夫熊猫》这部电影作为好莱坞投资拍摄的一部美国大片,却将不少中国元素融入其中,也体现了越是民族的文化就越是世界的文化,中西文化在彼此的碰撞中渐趋融合。我们期待更多的具有中国元素的电影出现在世界的各个地方,让全世界的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作者系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学生)
参考文献:
孙立军,殷娜.《功夫熊猫》背后的文化功夫.领导之友,2008(05):45.
于俊生.《功夫熊猫》的中国元素.大众文艺(理论),2008(07):29.
孙志逾.从《功夫熊猫》看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意之旅.电影评介,2010(01):50-51.
刘敏贤.解读《功夫熊猫》的“中国性”.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01):44.
张高.功夫熊猫台词浅析安徽文学,2010(02):218.
任俊蓉,刘子建.东学西读——论《功夫熊猫》中国元素的应用.电影文学,2008(18):34.
袁源.中国乎?很中国——谈电影《功夫熊猫》中国元素的美学接受.电影评介,2008(19):43-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