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官网精彩赛事 举办搏击赛事送好酒 招商:13663003688

武林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谢雨东:面子功夫的背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1: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1 世纪,世界再次兴起对自然资源的大改造,新世纪初期的曙光没有给人们带来期盼中的祥和、宁静与和谐,相反各种天灾人祸接踵而至。近年来,很多地区遭遇暴雨洪涝灾害袭击,多处城区变成“泽城”,灾区人民身无所居,人身安全受到致命威胁,财产遭到严重破坏。
人类为了谋求眼前的利益,大力改造自然,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建筑景观貌似一夜之间拔地而起。对于投资商来说,无意识的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他们更在意于“看得见”的景观工程是否豪华,而不遗余力控制“看不见”的景观工程成本,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看得见”的过分浮夸与“看不见”的开玩笑式忽悠局面。特别是在城市建筑景观建设中,只是注重地面上“看得见”的效果而忽视了地下的配套工程——城市调蓄雨洪系统。
当前,国内很多投资商对地下工程不够重视,城市调蓄雨洪的系统不够完善,洪涝灾害频发。虽说特殊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导致频发洪涝灾害的主要客观原因,但其与人类盲目改造自然资源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城市化及工业化发展迅速,人们在大力改造自然资源导致了地表垫层结构与生态链发生了变化,而不注重“看不见”的地下排洪工程让其雪上加霜,使城区及其附近区域的自然、文化和生态系统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以致防洪防汛任务变得更加艰巨。
“环保、生态”是社会发展永恒的话题,很多人却把其当为“幌子”谋求利益,这种现象在我们景观设计行业也屡见不鲜,“环保”与“生态”字眼只是“本能性”的被标识在设计文本中,内容却没有体现以致缺乏说服力,只是用华丽的词语来点石成金,掩盖作品的瑕疵,正如丁奇教授所说的“文学将杀死景观”。城市管理者与设计者往往把精力都放在地表面能看得见的“好效果”、“面子工程”之上,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地块属性及排洪系统的研究,生态安全格局意识薄弱——人工硬化不透水下垫层取代了自然透水性下垫层,使其蓄水性、滞水性、透水性等水文条件发生了改变;过度开发造成储水空间排水渠道减少;为了美观高处建造人工湖满足不了储水功能等。
山水有情、花草有性、鸟虫有语,灾害反应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对关系,当人们向自然摄取更多时,自然将给予人类“报复性”的回馈—灾难。在自然灾害面前,我们要学会反思,合理利用与改造自然资源,务必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可持续发展观,在合理分配与开发自然资源的同时,要重视修复在开发时对生态系统的破坏。中国自古提倡“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城市建设者要满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不破坏环境、不辜负山水、绕树而走、循草而行,要研究城市的自然资源与人的关系,深入解读城市的地缘个性,这样才能确保城市生态系统的正常运作,才能有助于建设一个更美丽的城市。
美国的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1907年 -1964年),她一生写了很多绿色著作,她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感悟、对美丽荒野的细致描绘、对家园损毁和生存危机的忧患意识、对现代生活的历史性反思,值得我们城市管理者与设计者深思与借鉴。
生态安全格局指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的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包括连绵不绝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等。20 世纪 90年代,俞孔坚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和方法,并对国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提出应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各种问题,最核心的解决途径是建立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宏观的城市规划,对调蓄雨洪系统完善与否也至关重要。规划是建筑景观的大脑,是灵魂、是高度,一切开发行为都受制于前期规划水平。特别是城市管理者更应该重视城市宏观规划,提高城市未来发展动向的敏锐度,合理安排各区域功能、城市交通网络、城市调蓄雨洪系统等,而不是单纯的画圈养羊,纸上指点江山。要致力于合理设计、因地制宜,以和谐宜居为核心原则做前瞻性规划,设定了未来几十年的生活场景,宏观设置城市调蓄雨洪系统以致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
设计的使命是创造城市的美丽,让居住者的生活变得更幸福。面对当前状况,面对这些灾害,作为城市管理者与设计者,在兼顾地表上能“看得见”的“好效果”之时,务必做到真正的把环保、平衡生态链作为设计基本准则,要做到河流滨水的自然、历史、人文景观有机结合,以及景观设计与生态修复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达到“双赢”的目的。前瞻性的保留珍贵的景观资源,选择性地利用这些天然或人工景观元素,构建起服务于未来的防灾减灾的生态安全格局。否则,面子功夫的背后,将是城市的累赘,也是灾害的来袭之时。
关于作者
谢雨东
广东工业大学
设计学环艺方向硕士
广州圣禾建筑景观设计总监
--本文来自《中外景观》第047期:现场设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合作|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林风网  网站运营:武林风(郑州)传播公司,(+86)13663003688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2842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0号

版权所有:WLF武林风(中国)网络运营中心 运营地址:郑州市广电南路鑫苑金融广场银座7层

武林风_武林风直播_武林风王洪祥方便一龙最新比赛-微信搜索或添加:(武林风或WLF-wulinf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