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官网精彩赛事 举办搏击赛事送好酒 招商:13663003688

武林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5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诗词全集名句赏析—念奴娇·昆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7 21:3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念奴娇·昆仑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作品赏析:
  此词作于1935年。当时中央红军走完了长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将到达陕北。10月,**登上岷山峰顶,远望青海一带苍茫的昆仑山脉有感而作。
  这首词里,毛成功地表达了他的思想,他把昆仑裁为三截后,“一截遗欧,一截赠美”,好使“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这是“大同”理想;联系到他的事业,这大同理想还不是《礼记》里幻想的那种,而是马克思设计的那种。马克思得以在中国传播、托根,很可能与《礼记》那个古老理想深入民族心灵有关,康有为曾依傍那个理想,直到近来讲“小康”,名字还从《礼记》那段里摘出来的。叫人惊异这个以流变不居著名的世界上,会有那样顽固的继承性;一个学说在民众间的传播,往往不在于它论证得使人信服,而别有更深微幽隐的因素,任何时代,群众都没有从学理上了解过自己所信奉的理论。当然,词不是政治学说的论文,它也不可能介绍大同理想的细节,所以,通过昆仑这个意象传达的大同理想,其实还是个两面派、具有兼容性,既适合《礼记》那个本土的型号,也适合马克思那个舶来的型号。读者得参照作者的生平、思想,才能给这个理想贴上特别的标签——这是文艺写作天生具有含糊性、作者的限制不可能天网恢恢的一个例子,同时也是读者具有理解主动性的一个例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合作|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林风网  网站运营:武林风(郑州)传播公司,(+86)13663003688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2842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0号

版权所有:WLF武林风(中国)网络运营中心 运营地址:郑州市广电南路鑫苑金融广场银座7层

武林风_武林风直播_武林风王洪祥方便一龙最新比赛-微信搜索或添加:(武林风或WLF-wulinf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