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官网精彩赛事 举办搏击赛事送好酒 招商:13663003688

武林风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59|回复: 0

少林功夫未来走向何方?应对全球一体化的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17 21: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少林功夫在武术众多拳种中,当属我国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不仅在国内有独领风骚之地位,而且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不同国籍与不同肤色人种识别中华民族的语言和符号,成为中国武术、中国功夫在世界范围内的代名词。在世界范围内,作为具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地位的少林功夫,在经历了长期的寺院传播和改革开放后的面向大众的传播发展阶段后,已基本实现了立足继承和初步发展的战略目标。今天,面对一个全新的经济一体化的时代,面对文化发展与传播、文化识别、文化选择多元化的全球时代,如何实现其文化的长久不衰,如何应对已经到来的时代挑战,已成为所有关注少林功夫、关注中国文化命运的有志之士不可得推卸的责任。
一、少林功夫研究的定位问题
当前,“创新”成为我们社会生活和理论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术语。在一个全新的时代里,在全球化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进程的今天,我们都希望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不断创新,提供应对世界全球化的灵丹妙药。但是,如果不解决我们民族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合理定位问题,我们的民族传统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将不是如何创新的问题,而是在边缘化的路径上还要走多远的问题。作为中国武术的典型代表——少林功夫,由于其特殊的武术地位同样存在着应对全球化文化发展,需要重新定位的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回答的时刻。
俗语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名声显赫的河南嵩山少林寺,是少林功夫的发源地。少林功夫与少林寺的关系,历史学家认为两者相扶相耀,自古就有“寺以武显”、“武以寺威”之评价。也因此,在少林功夫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少林功夫的发展就紧紧地与少林寺本身的佛教文化交织在一起,并深深烙上佛教文化的印迹。形成了少林功夫“武”与“禅”的相辅相成,武为禅的外在表现,禅为武的精神和文化精粹。
少林自古有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之称,佛学是少林寺一切文化产生的理论基础,这一点应该是我们研究少林功夫的基点。尽管人们对少林功夫的产生时间和途径提出过种种结论不一的科学论证,但对少林功夫与禅宗教义的交融和互摄却始终没有提出异议。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总结和论述“武”与“禅”融摄形成的少林功夫是:少林功夫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机地融摄、吸收了佛教禅宗的理论学说,容纳了佛教禅宗的演习方法,使原本只有儒、道理论做支撑的中国传统武术,在经历了禅宗文化的洗礼后,形成了具有凸显特征的禅武文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武术的多元化发展。这应该是少林功夫作为武术的一大流派独立存在的最具特色的基础。这样的评价结果与少林寺释永信方丈对少林功夫的阐述,“少林功夫是指在嵩山少林寺特定佛教文化环境中历史地形成,以紧那罗王信仰为核心,以少林寺武僧演练的武术为表现形式,并充分体现禅宗智慧的传统文化体系”的内涵基本一致。
禅与武的有机融合,是少林功夫区别其他武术派别的重要特征之一。尽管许多学者对少林寺与中国武术是否有人们通常以为的一种渊源关系进行过怀疑,但少林功夫本身的形成和发展,应该是建立在汇聚天下武术之精华的基础上,在佛教教义的指导、改良和融合的驱动下,经历代佛法大师将武术基本技法和佛法教义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以禅宗思想为理论基础的“重修为、轻名利,重习练,但更重感悟”的开放型武学体系。
以我们对少林功夫的认识,应该避免简单的以“武”论“武”,而应该将少林功夫的存在,置放在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大的平台上进行审视和研究;应该将其历史的沿革,置放于民族的兴衰中加以评点;应该将其传播和发展的途径与结果,置放于社会和文化互动中去考察。
二、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少林功夫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历史证明,当一种社会文化处于人类社会或人类文明的重大变革时期时,都会重新确立自己的社会历史方位,重新寻找自己立足社会的生长点,重新以自己内在的创造力向人们展示自己存在的价值和合法性。所以,对于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少林功夫在当今社会的发展问题,我们持何种态度就显得非常重要,是继承,还是发展?
1、少林功夫的继承
少林功夫由于其存在环境和传承的特征具有较强的独特性,使得少林功夫在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较好地得到了继承,并在今天的社会中,呈现出具有特色的武学文化体系。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面对加剧变化的社会文化现实,对于少林功夫的继承,我们应该有一个新的视角。在首先确立的“传统是现代的活水源头”的基础上,坚信“只有全面地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文化的发展才具有生命力”。少林功夫是少林文化的结晶,它具有的佛教文化和武术文化相结合的特性,不仅展示着少林众生生生不息的精神风貌,而且融摄着佛宗教义的文化精髓。今天少林功夫的存在,不论是外显的拳术、器械套路,还是内隐的禅宗教义,都已成为历史、现代和未来社会发展中,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形态。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承认“昨天”的少林功夫,对于今天的社会仍存在着许多文化上的缺憾,存在着与今天社会发展极不协调的文化成分。因此,我们在倡导继承少林功夫时,应该坚持“尊重传统,不迷信传统”的继承原则。正如清华大学的张垲之教授所说“只重视文化知识继承是不够的,没有文化创新发展,其传承也会失去活力”一样。在继承少林功夫的内容和文化时,要有选择地忽略、舍弃那些阻碍少林功夫,特别是少林文化发展影响因子;继承那些能够保持少林功夫发展和存在理论基石,在保证少林功夫的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保障少林功夫与世界武术发展的融合。只有这样,少林功夫的发展才能做到既保留传统少林功夫的基本点及其精华,又有所丰富和发展。假如我们只在过去的基础上整理和挖掘,只对现在的少林功夫进行简单的亦步亦趋的继承,不追求在传统意义上的发展,我们的继承将失去意义。
在少林功夫继承的过程中,我们反对“文化中心主义”行为的滋生,我们应该提倡文化自觉的形成。传统少林功夫如果泥古不化,沉重的传统感会成为少林功夫发展前进中的包袱,但我们还应承认对少林功夫的批评和继承是发展的基础。正像“无论自己的文化或其他文化,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只有不断根据新的环境、新的情况,深化我们认识,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处理,才能实现文化自觉,推进我们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之,对于少林功夫的继承,我们应该倡导:一方面应该不断地对传统少林功夫的理论和技术有所变革,另一方面又不断地以变化的形式把传统的少林功夫保持和延续下来,只有这样,少林少林功夫的显著个性才可完整的继承下来。
2、少林功夫的发展
寻求永恒的超越意识,是人类的本性。这种超越意识无论是根源于人类“目的的未完成性”,还是根源于人类对自由的渴望,都体现了人类与其他物种的根本区别。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更是如此。对于禅武文化相结合的少林功夫,在应对全球化时代的发展中,坚持传统少林功夫的发展,将是保持少林功夫生生不息的唯一的选择。
对于少林功夫我们可以这样评价:少林功夫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以较强的开放性为发展动力。大量的史料记载显示,今天的少林功夫是在不断的继承、改良、融摄了寺院以外的武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少林棍法的形成却恰恰来自于少林功夫的开放和吸纳。“嘉靖四十年(1561年),抗倭名将俞大猷亲临少林寺,指点拳术和棍法。俞大猷又从少林寺中选出宗掣、普从二僧,让他们随军南下,亲自传授武艺,历时三年有余”;“在名家指点和吸取民间精华的基础上,又经过实战的磨炼,少林棍术在明代中晚期有了显著的提高。”少林功夫在大武术范畴中的地位确立,同样与其发展过程中的开放性有直接关系,“宋末,少林寺高僧福居曾邀集全国十八家武术师到少林寺演练三年,各取其长,汇集成少林拳谱”;“明末清初之际,少林功夫广泛吸收了北方许多拳派的精华,在本寺武功的基础上加以融汇提炼,终于形成了内容博深、技艺精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术正宗的崇高地位”。由此可见,少林寺武术在众多寺院武术中武誉鹊起,应归属于它的开放性特征。
不论我们今天如何选择少林功夫的继承途径,如何存留少林功夫的那些内容,我们必须面对今天的社会需求,不能只站在自己的假想意愿中看待它的继承与发展,评价它的历史和当代价值。作为文化存在的少林功夫,尽管在历史上因其独特的禅武精髓独领风骚,但我们应该看到今天的武术存在已经完全失去了往日的生存环境,人们认识和评价武术、少林功夫的标准和视角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因此,对于少林功夫的继承,必须迎合世界文化、民族文化发展的要求。所以,对少林功夫的继承必须也只能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少林功夫的禅武要义为指导,从大武术的范畴中、从现代武术的发展中,再摄取、融合更深邃的营养,使少林功夫的生命得到新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接纳和革新的环境,形成一次或多次敞开胸怀的接纳,实施少林功夫与大武术的不断交流,促进和捍卫少林功夫在大武术中的地位。也只有这样,我们对少林功夫的文化继承才可真正落到实处。
3、少林功夫的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从传统中寻求发展的源泉,创新是唯一的途径。以此而论,在少林功夫发展继承的基础上,创造一种生命力保持旺盛的新的少林功夫,应是当代少林功夫发展的终极目的。
在今天,创新或者说社会文化的全面创新,已经是时代普遍的呼声。创新虽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作为一种因传统而显得具有存在价值的少林功夫,我们有时更多地在其发展过程中,不自觉地压抑它的创新。其表现为:我们总认为,少林功夫是体现少林寺僧众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的,是承载少林寺禅武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延续它的历史和内容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作为华夏子孙、作为少林功夫的研究机构,如此看待少林功夫的价值和功能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但这只是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和发展少林功夫的一个方面,如果仅将我们的工作限定在这样的范畴,显然是不够的。今天,我们的研究更应该重视对它的开发和更具有当代价值的提炼。围绕少林功夫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价值和其所担负的文化责任,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发展作用,应该是少林功夫继承和发展的使命。完成少林功夫这样的使命,我们认为只有对其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行。
从历史上看,一个民族的创新是这个民族的文化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孕育出的民族精神进取、发挥和实现的过程。少林功夫的创新,不仅应表现在对传统少林功夫存在形式的创新,而更多地应从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从文化的当代价值出发,与时俱进,同我国武术发展的战略紧密结合,使少林功夫的创新与发展更具时代特征。
三、结论
1、少林功夫要应对全球化时代发展,其研究定位应立足于禅与武的有机融合,将其置放于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的平台上进行审视和研究。
2、在少林功夫的继承上,应保证少林功夫的个性化发展,保障少林功夫与世界武术的融合,同时,我们还应预防“文化中心主义”行为的滋生;坚持传统少林功夫的发展,将是保持少林功夫生生不息的唯一选择;少林功夫的创新不仅表现在文化传统武术存在形式的创新,而更多地应从社会发展过程中、从文化的当代价值出发寻求创新目标,与时俱进,进而建立新的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理论体系。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帮忙点一下最下方的“赞”和分享到朋友圈吧,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来源,我们会努力越做越好,为您带来更多精彩和乐趣!
**咨询官方热线:4000666478
少林招生手机\微信:
嵩山少林寺教育集团位于少林功夫发源地—河南登封,创办二十年来,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立志培养中国文武双全的综合全能型人才!本校文武双修,常年招生,支持随到随学。欢迎您的到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广告合作|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武林风网  网站运营:武林风(郑州)传播公司,(+86)13663003688 ICP备案号:豫ICP备14028424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302002450号

版权所有:WLF武林风(中国)网络运营中心 运营地址:郑州市广电南路鑫苑金融广场银座7层

武林风_武林风直播_武林风王洪祥方便一龙最新比赛-微信搜索或添加:(武林风或WLF-wulinfeng)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